fbpx

【教練專欄】越野跑補水指南

跑在大自然之間很療癒,但忽上忽下的地形變化、無法準確預測的氣候,都將考驗你的補水安排。關於水分補充的重要性,我們很容易能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資訊,但對於高強度、超長時間、分秒必爭甚至攸關存亡的自我挑戰及競技運動,補水這事兒就不會是體重乘以30c.c.或一天8杯水這麼簡單了。

任何補水的失當,都會提高安全風險並降低運動表現,甚至影響運動員健康。

如何為自己規劃一個適當的越野跑水分補充?從水分攝取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、裝備選擇、實戰應用,到水袋清潔,新手入門先看這篇!

脫水不一定口渴,但口渴代表你在脫水

事實上,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生理及溫度等壓力下,無法完全補足汗液的流失,大部分的運動員僅補充了運動時所流失水分的2/3,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「自主脫水」。

從生理角度出發,如何降低自主脫水的影響、提高身體的水分吸收率,是所有運動水分補給科學努力的共同方向。以下內容,筆者部份節錄如論文般嚴謹多字的《極耐力》一書中關於水分的探討。

你可能聽過一個源自於1966年美國陸軍進行的實驗理論:當身體水分流失,使運動者體重掉到了2%以上時,將開始影響運動表現。後期許多相關研究圍繞著2%理論發展,甚至出現了左右兩派不同聲音,綜合研究與實務,我歸納了以下結論:

  1. 人類長年的演化,使我們與生俱來忍受「暫時脫水」仍可繼續運動的能力。
  2. 菁英運動員可依據天氣及個人狀態,允許身體脫水3%~6%而不影響運動表現。Haile Gebrselassie在2009年度拜馬拉松奪冠時流失了高達9.8%的體重,他是經常被用來探討菁英跑者與脫水間關係的題材。
  3. 毫無疑問的,耐力運動過程中的補給很重要!
  4. 保持不口渴,似乎才是影響成績表現最重要的關鍵!!
XTERRA教練江晏慶

接著,我們來聊聊「口渴」這件事。

布魯克大學環境生理學家張守誡先生說到:「喝水時,你能夠解渴,同時還能改變你的感知、心理狀態和動機。」

許多實驗研究都支持口渴之於運動表現間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在心理上,研究發現,相較於「用一口水漱口後吐掉」,改把「等量的一小口水(少到無法提升體內的補水程度)吞下」,就能提升17%的運動表現

從生理層面上來看,口渴的機轉來自於位於大腦內下視丘的口渴中樞,感知到細胞外液減少、血漿滲透壓增加、血液體積(如失血)降低等原因時,被刺激活化所釋出的生理反應和主觀感覺。因此,口渴一定代表身體正處於脫水狀態,但脫水則不一定會口渴。

如何降低口渴,對於生、心理的影響,儼然是今日運動補水相當重要的議題。

  1. 心理層面:我們可以從體能訓練中,循序漸進地減少對補水的依賴。我觀察身邊的中高水平以上耐力運動員,無論是長跑或越野跑,幾乎很少人會在1小時以內的訓練中喝水或補給,甚至大多數的人(包含筆者在內)都習慣不吃早餐進行晨操,以降低身體對於碳水化合物的依賴、提升脂肪的代謝率。實務上,一場2.5K間距一個補給站的馬拉松賽中,其實少喝到一次的水,生理上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大。
  2. 生理層面:運動中口渴的生理機轉,來自於細胞間質滲透壓升高(相較於細胞內液)引起的細胞脫水,如前述,雖然我們難以在長時間、且具強度的跑步中,補足完全流失的水分(因為消化問題,下段會做說明),但那不代表補水不重要,反而我們更需要策略性補水,並試著提高水分吸收、平衡滲透壓,以降低口渴和脫水的問題

一次喝多少不重要,能「吸收」多少才是關鍵

講到水分吸收,就要來提提稍微嚴肅的基礎理論:胃排空速率&小腸吸收率。

胃排空速率

當攝取水份之後,水分經由食道來到賁門進入胃。首先,要了解胃是不能吸收水分的,絕大多數的水分是在小腸內吸收,透過滲透壓梯度和小分子吸收機制進入血液,而水分(或食物)從胃部進入到十二指腸(小腸的最前段)的速度和量有其限度,我們稱之為「胃排空速率」。

再來,也不是喝多少就能利用多少,一般而言,水分的胃排空速率為1500~4000c.c/小時,但運動時因為血液大多分配到骨骼肌進行能量代謝,腸胃道血流量降低導致消化不佳,胃排空速率會降至750~1000c.c/小時。此外,飲料的滲透壓、體積(一次喝進去的量)、溫度也都會影響。也因此,當我們一次攝取的飲料量大於胃排空速率,尚未進入幽門的液體會留在胃部(你可以想像在跑步時,它在裡面晃啊晃的感覺),當積累過多就會造成不適感、消化失調等問題。

胃排空示意圖 (NutriSport提供)

小腸吸收率

接下來,液體進入小腸,這裡才是水分吸收的主要之處,小腸有很特別的「水通道」,稱為鈉-葡萄糖共同轉運蛋白(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, SGLT1),當它偵測到喝進的液體含有特定比例的鈉離子與葡萄糖時,會開啟快速通道,就像打開幫浦一樣。但這裡有個重點,就是飲料本身的滲透壓會影響小腸吸收效率,滲透壓太高(太甜太鹹)會影響水分擴散機制和傳遞方向,甚至造成脫水,對於水分吸收反而有著較差的效果;反之,低滲透壓能以不耗能的情況下,加速水分的吸收。

廣告

小腸吸收率示意圖 (NutriSport提供)

有了補充水分的基本概念,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裝備。

不看距離,請以預計的行程時間,選擇你的補水裝備。

不同於公路跑的高便利性,越野跑者更需要學習獨立作業,直接反應在裝備上的就是攜水系統。在容量的選擇上,建議以預計的行程時間作為標準,因為我們都知道,在山上是無法單看距離預測完成時間的。而越野跑的裝備選擇,想分享我自身的經驗:

  1. 首先最重要的,當然是以「安全」為考量:路線難度越高,所需攜帶的相關物品也越多,這很可以理解。
  2. 第二是「輕量化」:這個概念是這幾年才逐漸被登山者所接受的,以往人們認為爬山就是要重裝、就是要把鍋碗瓢盆熱水爐飲水機電冰箱全部帶上山,當然,這也沒有所謂對錯問題,可是,背越重越容易失誤啊!如果你的目標是挑戰自我大於享受舒適餐飲,那我真的會建議要學習輕量化,把一些不需要帶的、可以節省空間的小技巧學起來,包含越野跑鞋的選擇,也都應該將重量考量進去,一般我不會穿超過310g的跑鞋上山。
  3. 第三點則是考量「取水及補給點」位置:這邊舉兩個例子,2018、2019 XTERRA Taiwan墾丁的賽道特色,除了高可跑性和美麗的風景之外,賽事單位選擇犧牲ITRA點數來增加補給站的頻率,參賽者平均每5公里就可以到達補給站,對於國內一線的越野跑運動員來說,每30分鐘就可以補充到水分及營養,且賽道上志工人數多、安全性高,像周青就選擇僅攜帶一支500c.c.的軟水壺上場,並奪下兩屆28公里組的冠軍。2015年於碧潭舉行的The North Face100,50公里組的越野路段大約僅占總路程的30%,我研究路線後發現折返點附近會數次過溪,再加上公路段補給站設置頻率穩定,個人同樣選擇攜帶一支500cc.c軟水壺上場,同時省去了裝備轉換時間,順利奪冠。寫到這不是要鼓勵讀者們輕忽準備裝備,而是要強調活動前做足功課的重要性
  4. 因此,最後一點關係到裝備規劃的因素,就是「個人的生理狀況」:每個人的運動效率不同、排汗量不一定、感覺口渴的程度也不同,更多時候會因為氣候及海拔條件、體能狀態、心率、生病、用藥、睡眠等因素而需增加飲水量和調整營養成分。

哇…. 這樣聽起來完全沒有明確的界定,是否有一些可以依循的方向呢?粗略上是有的。以下和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情境,提供做參考:

運動(行程結束)時間少於1小時

活動前提早2小時進食完畢的狀況下,1小時內的越野跑活動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電解質飲料的!But!第一段在口渴的分享當中,我們聊到吞嚥一小口水或運動飲料所帶來的心理效應,基於增進心理狀態的理由,我是認同1小時的賽事攜帶少於500c.c.的運動飲料的。當然這裡指的是一般越野賽,若像是垂直爬升賽(VK)賽那就另當別論了。因為爬升會讓我們呼吸量大增,進而感到口乾舌燥,這也是為什麼頂尖選手13分鐘內可以完成的101登高大賽,會在固定樓層準備水站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
運動(行程結束)時間少於1小時

運動時間3小時內

較常見的選擇是「胸掛水壺式的背心型水袋背包」,補水系統是以胸口兩支軟水壺為主,也因此若是水袋背包的尺寸選擇過大那就麻煩了,光要平衡胸前的晃動就要花費一大番力氣,哪有精神好好專注於路況上呢?選擇這類的背包,我也強烈建議一定要用軟水壺,原因是它會隨著我們的飲水量增加而逐漸變真空,這樣的狀態容量最小也最不易晃動。

運動時間3小時內

​高山越野跑

通常會採用「背後大公升數的水袋」,這裡也要特別叮嚀,在山上常會因為寒冷讓我們忽略了補水的重要性。再者,大氣壓力和氧氣分壓隨著海拔上升而下降,我們身體為了適應缺氧會有一系列的調整機制,包括心輸出量增加、血比容增加,紅血球增生、動脈擴張以增進肌肉及腦部血流量、肺小動脈收縮以因應缺氧狀態、肺動脈壓力增加等等,再加上運動過程中,體內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刺激延腦的呼吸中樞加快加深呼吸,運動者經常自主脫水而不自知。雖然脫水並非造成高山症的主因,但高山症的發生與個人生理狀態有極大的關係,定時補充水分能幫助呼吸通暢、血液流動和調整狀態,是從事高強度高風險運動更須留意的部分。

​高山越野跑

講了這麼多,我們一直還沒提到:到底要怎麼喝?大口喝好呢? 還是小口啜飲呢?綜合以上論述和個人經驗,得出以下簡單結論

不覺得渴,短時間內可以不用喝;長時間比賽時則以小口啜飲。

當然,如果覺得渴,那就稍微喝大口一點也沒關係,只要盡量避免短時間內喝太多(理論上運動中1小時不能多於1000c.c.),以及留意不要喝進太多空氣(用水袋+吸管比較沒這個問題),才不易造成腹部不適、或後續補給不易吸收等問題。有了以上的概念後,現在進入到真正的實戰階段,在高強度競技的越野跑賽事中,我們需要考量的細節更多。

越野跑賽事前中後的補水策略

賽事前3天

有些運動員在賽前一週會採取肝醣超補法飲食,於賽前3天訓練後積極的補充碳水化合物,來提升肌肉肝醣的儲存量,然而每1g的肝醣會與3g的水分一同儲存,因此要同時補充多一些水分。體重暫時性增加1Kg是肝醣超補法的正常現象,以個人的經驗是不影響運動表現的。倘若你是選擇一般正常飲食那也很好,因為肝醣超補法本來就是要有一定訓練水平的選手操作較有效果,其實只要正常補充水分或是比平常多記得喝水、有充足睡眠,就可以幫助身體健康的保有水分了。

賽事前

  • 賽前2小時前-用餐前(或剛睡醒)我會喝一杯約300~500c.c.的水促進腸胃蠕動,用餐中我不見得會喝水,可能會搭配個人早餐習慣的好消化天然飲品,例如:豆漿、薏仁漿…,這會讓我的心情比較穩定。
  • 賽前1小時-可不定時的小口喝水,同時開始忙一些像是寄物、做操之類的事情,如果可以我會再如廁一次。
  • 賽前30分鐘-我會再進行一次營養補給,可能是BCAA、B群、果膠之類的東西,因為補給品幾乎都是高滲透壓的食物,我會搭配水或是Race On水動能電解質液這類低滲透壓飲料,以減少口渴和脫水的問題。接著有個相當重要的注意事項,那就是開賽前15分鐘內,不要一次猛喝超過200c.c.的飲料!賽前的熱身和緊張的氛圍,更容易降低消化作用,胃部排空速率有限的情況下,未能吸收利用的水分只是在胃裡搖晃用的,這會阻礙運動中的補給品吸收,更是造成側腹痛的主因之一。

賽事中

  • 在相對「安全」的情況下補給-先前有聊過口渴、脫水與心理狀態之間的關係,實戰上還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,比起營養素逐漸流失所造成的體能下滑,在大自然運動中「意外」的發生,往往會造成立即性的影響。無論是飲水或補給,我們應該盡可能的降低失誤率,在較穩定的狀態下進行,例如速度較慢的上坡、較平穩的路段、或乾脆停下來吃完再開始。別以為這是弱者才這樣做,筆者就曾經因為在山徑中補給時分心而受傷,因此付上了休跑半年的代價。
  • 適時補充電解質-有了前述水分吸收的基本知識,我們知道耐力運動過程中的自主脫水會使細胞滲透壓變高,此時若攝取高滲透壓的飲料反而更不易吸收,但若單單只喝白開水,長時間下來無法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則容易引發「低鈉血症」,這也是嚴重會致命的病症。以此觀點,「含電解質的低滲透壓飲料」會是耐力運動中較合適的補水配方。
Race On水動能電解質液

我目前習慣使用的是Race On水動能電解質液,第一,它是低滲透壓值245mosm/L;第二、它鈉與糖比例是符合醫學標準,讓水分更快吸收;第三、它每包鈉含量是442mg,符合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的長時間運動每小時鈉補充量300~600mg,用量相當容易計算。此外,分裝式的包裝還有一大好處-「不易受潮」。筆者曾經在香港買了一罐電解質粉,視如珍寶捨不得用,等到真的要派它上場時已經硬叩叩,GG不能用了…當然,任何補給品包含飲料都得在賽前的訓練先試用過,我們得確定自己可以喝多久而不感覺到膩,這很重要,再好的補給品也是要吃的下、喝的下去才有用。

  • 水袋背包的應用-在水分分配上,我習慣把水動能電解質液放在背後的水袋,再用軟水壺帶一支白開水掛在胸前,首先是可以用來搭配固態補給使用、平衡滲透壓;再來每一個補給站不一定都有運動飲料,但一定有水,軟水壺掛在胸前會比背包內的水袋更容易裝填飲料再上路!
  1. 賽事後:身體經歷長時間專注奔跑、跳躍的摧殘之後,需要更旺盛的代謝,來加速受損組織的復原與廢物排除,也因此這段時間可以補充更多的營養和水分、幫助恢復和循環。雖然我們在前述分享了許多關於電解質補充的重要,但那是在補給不易、消化功能受限的運動狀態下,才需要藉由機能飲料補充,在日常生活中,均衡的飲食加上多喝水就足以提供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與水分了。

最後的最後,請記得清潔你的補水裝置。

水袋的清潔大概是讓人最不想用它的主因。過去的水袋/水管材質容易因受潮而發霉,現在矽膠材質改善後普遍較沒有容易發霉的問題。不過清潔保養還是很重要!我們總不想喝到水裡有奇怪味道吧。關於水袋清潔的最大挑戰在於讓內層和吸管內乾淨和乾燥,以下分享兩個撇步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:

勿殘留水之外的液體

水袋會發霉除了潮濕的原因之外,就是表面殘留飲料或口水。跑步結束後我們盡可能要趕緊沖水先把飲料洗乾淨,也要記得用手壓住吸管頭來洗淨吸頭內的口水喔。

勿殘留水之外的液體

翻起內層晾乾

沒錯,這就是沒人教的重點!理很簡單,就不用說明了直接看圖:

翻起內層晾乾

結語

看到這是不是覺得越野跑者需要學會很多技能呢?沒錯,透過活動前完善的準備(體能、心理狀態、裝備、補給、路線規劃、路線檔案、保暖、急救…),能讓你的越野跑旅程更加舒適,這也是它獨一無二的魅力所在,豐富我們生活的各個視野,不光光只是跑而已。趁沒有賽事的轉換期,一起跑進山、領略台灣的美好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