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就讀運動醫學系到2013年擔任職業棒球隨隊防護員、護具開發專員、運動防護與體能訓練相關主題的講師以來,涵蓋的服務族群從青少年到銀髮族,從手術後康復訓練的職業運動員,而執行的內蓉包含運動恢復、體能訓練、肌內效貼紮、傷後康復訓練等。
隨著跑步風潮盛行,愈來愈多市民跑者認真投入訓練,過去經驗中,遇過疲勞性骨折案例主要也發生在跑步族群,不可輕忽!
又稱為壓力型骨折,初期判斷像是肌肉拉傷,但若按照肌肉受傷的處理方式操作,效果是很有限的。每次跑、跳仍會有還是會引發明顯的疼痛。必須進一步透過醫師診斷,配合影像學檢查(X-Ray),才會看到骨頭上細微的裂痕。
雖然與一般骨折相比,疲勞性骨折沒有明顯的骨頭位移或斷裂,但如果沒有好好的休息與復健,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。
以下實際處理案例作為參考:
強哥是一個熱愛工作的電腦工程師,平時工作忙碌,「996」的工作型態已經不知道持續了多久,感覺身體一直處於疲勞狀態,不太感冒的他也居然感冒一週還沒好….
為了找回健康,強哥決定在40歲送自己一個特別生日禮物:開始運動並且完成一場全馬!沒有太多運動經驗的他知道有一定的難度,但相信努力就會出頭天所以決定奮力一搏,立馬報名跑步班,距離賽事還有6個月的時間,展開了馬拉松訓練計劃。
想當初當兵時可在15分鐘內跑完3000公尺,退伍後因工作加上飲食不正常,雖然有刻意控制體態,但體能不比當年,更別說全程馬拉松,現在能順利跑完21公里都是很大的挑戰。
可能是個性使然,也可能是執行專案的職業病,強哥認真地與教練設計6個月「嚴格」的課表。
第一個月的月跑量100公里;
第二個月的月跑量200公里,並搭配每週3次重訓,強化肌肉力量與肌耐力;
在每週珍貴的休息日,強哥還會給自己加菜,到公園的籃球場找年輕人鬥牛,紓解整個禮拜的壓力。
就這樣嚴格的訓練了一個半月,在某次的跑步過程中,強哥忽然間感覺腳底劇痛,舉步維艱,經過醫師檢查後確認為「疲勞性骨折」。而且更意外地發現,原來他原本就有骨質疏鬆症,就是因為近期的大量訓練,才會導致骨折……
醫生吩咐至少需要休息8週並且需要將足部固定,避免因過度動作引發不必要的衝擊力,導致癒合不全,甚至更嚴重。
同時間也要特別注意營養補充,包含加強鈣與維他命D的攝取,有助於骨頭癒合,同時維他命D也可以提升身體免疫能力,對於最近常感冒的強哥也有一定的幫助。
維生素D近年來在歐美有相當多研究,其中一項美國針對一級大學運動聯盟(NCAA)的118個運動員進行疲勞性骨折(Stress fracture)的實驗中發現,給予長達8週、每週50000 IU維他命D3,有補充的運動員,他們的疲勞性骨折的機率明顯較低,發生率只有1.65%;而沒有服用維他命D3的對照組,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為7.51%。
除了營養補充、及多休息以外,建議可以積極地做運動訓練,讓身體更有效率地恢復,包含神經控制、肌肉力量、肌耐力,及給予骨頭適度刺激以提升骨質密度。
以下我就針對疲勞性骨折,分享康復的大原則:
再將鏡頭拉回到強哥,為了讓腳趕快好起來、重返賽道,積極請教運動醫學中心為自己安排專業的復健課表,希望能在癒合過程避免肌肉萎縮,本體感覺下降,這裡也分享他部分課表給大家參考。
透過循序漸進的復健訓練,加上充足休息與營養,強哥不僅感到身體逐漸復原,先前疲勞狀況也大為改善,透過這次經驗讓他深刻認知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運動的重要根基。
預防疲勞性骨折發生,以下6點一定要謹記在心:
Reference:
最後更新時間: 2020 年 5 月 29 日 上午 10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