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在大自然之間很療癒,但忽上忽下的地形變化、無法準確預測的氣候,都將考驗你的補水安排。關於水分補充的重要性,我們很容易能在網路上搜尋到相關資訊,但對於高強度、超長時間、分秒必爭甚至攸關存亡的自我挑戰及競技運動,補水這事兒就不會是體重乘以30c.c.或一天8杯水這麼簡單了。
任何補水的失當,都會提高安全風險並降低運動表現,甚至影響運動員健康。
如何為自己規劃一個適當的越野跑水分補充?從水分攝取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、裝備選擇、實戰應用,到水袋清潔,新手入門先看這篇!
事實上,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生理及溫度等壓力下,無法完全補足汗液的流失,大部分的運動員僅補充了運動時所流失水分的2/3,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「自主脫水」。
從生理角度出發,如何降低自主脫水的影響、提高身體的水分吸收率,是所有運動水分補給科學努力的共同方向。以下內容,筆者部份節錄如論文般嚴謹多字的《極耐力》一書中關於水分的探討。
你可能聽過一個源自於1966年美國陸軍進行的實驗理論:當身體水分流失,使運動者體重掉到了2%以上時,將開始影響運動表現。後期許多相關研究圍繞著2%理論發展,甚至出現了左右兩派不同聲音,綜合研究與實務,我歸納了以下結論:
布魯克大學環境生理學家張守誡先生說到:「喝水時,你能夠解渴,同時還能改變你的感知、心理狀態和動機。」
許多實驗研究都支持口渴之於運動表現間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在心理上,研究發現,相較於「用一口水漱口後吐掉」,改把「等量的一小口水(少到無法提升體內的補水程度)吞下」,就能提升17%的運動表現。
從生理層面上來看,口渴的機轉來自於位於大腦內下視丘的口渴中樞,感知到細胞外液減少、血漿滲透壓增加、血液體積(如失血)降低等原因時,被刺激活化所釋出的生理反應和主觀感覺。因此,口渴一定代表身體正處於脫水狀態,但脫水則不一定會口渴。
如何降低口渴,對於生、心理的影響,儼然是今日運動補水相當重要的議題。
講到水分吸收,就要來提提稍微嚴肅的基礎理論:胃排空速率&小腸吸收率。
當攝取水份之後,水分經由食道來到賁門進入胃。首先,要了解胃是不能吸收水分的,絕大多數的水分是在小腸內吸收,透過滲透壓梯度和小分子吸收機制進入血液,而水分(或食物)從胃部進入到十二指腸(小腸的最前段)的速度和量有其限度,我們稱之為「胃排空速率」。
再來,也不是喝多少就能利用多少,一般而言,水分的胃排空速率為1500~4000c.c/小時,但運動時因為血液大多分配到骨骼肌進行能量代謝,腸胃道血流量降低導致消化不佳,胃排空速率會降至750~1000c.c/小時。此外,飲料的滲透壓、體積(一次喝進去的量)、溫度也都會影響。也因此,當我們一次攝取的飲料量大於胃排空速率,尚未進入幽門的液體會留在胃部(你可以想像在跑步時,它在裡面晃啊晃的感覺),當積累過多就會造成不適感、消化失調等問題。
接下來,液體進入小腸,這裡才是水分吸收的主要之處,小腸有很特別的「水通道」,稱為鈉-葡萄糖共同轉運蛋白(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, SGLT1),當它偵測到喝進的液體含有特定比例的鈉離子與葡萄糖時,會開啟快速通道,就像打開幫浦一樣。但這裡有個重點,就是飲料本身的滲透壓會影響小腸吸收效率,滲透壓太高(太甜太鹹)會影響水分擴散機制和傳遞方向,甚至造成脫水,對於水分吸收反而有著較差的效果;反之,低滲透壓能以不耗能的情況下,加速水分的吸收。
有了補充水分的基本概念,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裝備。
不同於公路跑的高便利性,越野跑者更需要學習獨立作業,直接反應在裝備上的就是攜水系統。在容量的選擇上,建議以預計的行程時間作為標準,因為我們都知道,在山上是無法單看距離預測完成時間的。而越野跑的裝備選擇,想分享我自身的經驗:
哇…. 這樣聽起來完全沒有明確的界定,是否有一些可以依循的方向呢?粗略上是有的。以下和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情境,提供做參考:
活動前提早2小時進食完畢的狀況下,1小時內的越野跑活動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電解質飲料的!But!第一段在口渴的分享當中,我們聊到吞嚥一小口水或運動飲料所帶來的心理效應,基於增進心理狀態的理由,我是認同1小時的賽事攜帶少於500c.c.的運動飲料的。當然這裡指的是一般越野賽,若像是垂直爬升賽(VK)賽那就另當別論了。因為爬升會讓我們呼吸量大增,進而感到口乾舌燥,這也是為什麼頂尖選手13分鐘內可以完成的101登高大賽,會在固定樓層準備水站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較常見的選擇是「胸掛水壺式的背心型水袋背包」,補水系統是以胸口兩支軟水壺為主,也因此若是水袋背包的尺寸選擇過大那就麻煩了,光要平衡胸前的晃動就要花費一大番力氣,哪有精神好好專注於路況上呢?選擇這類的背包,我也強烈建議一定要用軟水壺,原因是它會隨著我們的飲水量增加而逐漸變真空,這樣的狀態容量最小也最不易晃動。
通常會採用「背後大公升數的水袋」,這裡也要特別叮嚀,在山上常會因為寒冷讓我們忽略了補水的重要性。再者,大氣壓力和氧氣分壓隨著海拔上升而下降,我們身體為了適應缺氧會有一系列的調整機制,包括心輸出量增加、血比容增加,紅血球增生、動脈擴張以增進肌肉及腦部血流量、肺小動脈收縮以因應缺氧狀態、肺動脈壓力增加等等,再加上運動過程中,體內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刺激延腦的呼吸中樞加快加深呼吸,運動者經常自主脫水而不自知。雖然脫水並非造成高山症的主因,但高山症的發生與個人生理狀態有極大的關係,定時補充水分能幫助呼吸通暢、血液流動和調整狀態,是從事高強度高風險運動更須留意的部分。
講了這麼多,我們一直還沒提到:到底要怎麼喝?大口喝好呢? 還是小口啜飲呢?綜合以上論述和個人經驗,得出以下簡單結論
當然,如果覺得渴,那就稍微喝大口一點也沒關係,只要盡量避免短時間內喝太多(理論上運動中1小時不能多於1000c.c.),以及留意不要喝進太多空氣(用水袋+吸管比較沒這個問題),才不易造成腹部不適、或後續補給不易吸收等問題。有了以上的概念後,現在進入到真正的實戰階段,在高強度競技的越野跑賽事中,我們需要考量的細節更多。
有些運動員在賽前一週會採取肝醣超補法飲食,於賽前3天訓練後積極的補充碳水化合物,來提升肌肉肝醣的儲存量,然而每1g的肝醣會與3g的水分一同儲存,因此要同時補充多一些水分。體重暫時性增加1Kg是肝醣超補法的正常現象,以個人的經驗是不影響運動表現的。倘若你是選擇一般正常飲食那也很好,因為肝醣超補法本來就是要有一定訓練水平的選手操作較有效果,其實只要正常補充水分或是比平常多記得喝水、有充足睡眠,就可以幫助身體健康的保有水分了。
我目前習慣使用的是Race On水動能電解質液,第一,它是低滲透壓值245mosm/L;第二、它鈉與糖比例是符合醫學標準,讓水分更快吸收;第三、它每包鈉含量是442mg,符合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的長時間運動每小時鈉補充量300~600mg,用量相當容易計算。此外,分裝式的包裝還有一大好處-「不易受潮」。筆者曾經在香港買了一罐電解質粉,視如珍寶捨不得用,等到真的要派它上場時已經硬叩叩,GG不能用了…當然,任何補給品包含飲料都得在賽前的訓練先試用過,我們得確定自己可以喝多久而不感覺到膩,這很重要,再好的補給品也是要吃的下、喝的下去才有用。
水袋的清潔大概是讓人最不想用它的主因。過去的水袋/水管材質容易因受潮而發霉,現在矽膠材質改善後普遍較沒有容易發霉的問題。不過清潔保養還是很重要!我們總不想喝到水裡有奇怪味道吧。關於水袋清潔的最大挑戰在於讓內層和吸管內乾淨和乾燥,以下分享兩個撇步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:
水袋會發霉除了潮濕的原因之外,就是表面殘留飲料或口水。跑步結束後我們盡可能要趕緊沖水先把飲料洗乾淨,也要記得用手壓住吸管頭來洗淨吸頭內的口水喔。
沒錯,這就是沒人教的重點!理很簡單,就不用說明了直接看圖:
看到這是不是覺得越野跑者需要學會很多技能呢?沒錯,透過活動前完善的準備(體能、心理狀態、裝備、補給、路線規劃、路線檔案、保暖、急救…),能讓你的越野跑旅程更加舒適,這也是它獨一無二的魅力所在,豐富我們生活的各個視野,不光光只是跑而已。趁沒有賽事的轉換期,一起跑進山、領略台灣的美好吧!
最後更新時間: 2021 年 3 月 18 日 下午 3:59